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正文

解析生长激素所谓“防腐剂”:药典护航下的安全防线

时间:2025-04-25  

根据药典的明确规定,多次给药包装的注射液须添加抑菌剂,这一要求并非偶然,而是基于科学验证与临床实践的必然选择生长激素也不例外。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抑菌剂非防腐剂,关于生长激素添加防腐剂的说法均为不实流言,大家需理性看待。

抑菌剂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防止药品在使用过程中被污染。单支生长激素在多次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细菌的污染,从而影响其安全性。实验数据显示,未添加抑菌剂的药液开封5小时后细菌检测阳性率达28%,7小时飙升至62%。这种快速污染若得不到控制,患者注射后可能引发败血症等致命感染,死亡率高达27.85%。

因此,在生长激素中添加适量的抑菌剂,可以有效防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确保药品的纯净度和安全性。2020版《中国药典》明确指出:"多剂量包装的注射液可加适宜的抑菌剂"这一规定并非中国独有,美国药典及欧洲各国药典同样强调多次注射药物需添加抑菌配方。

目前生长激素中广泛使用的抑菌成分为苯酚,苯酚进入体内后会迅速代谢为苯基葡萄糖醛酸化物等水溶性物质,经尿液排出,不会在体内蓄积。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研究表明,即使注射浓度高达7.5mg/ml的苯酚,也未观察到组织损伤,而生长激素中的苯酚含量不足其1/300。

苯酚作为抑菌剂在生长激素中的应用已超过50年,其安全性经过大量临床验证。在生长激素治疗中,抑菌剂是药典赋予患者的安全屏障。患者应了解抑菌剂的作用机制和用药安全常识,理性看待抑菌剂的添加,同时需避免将抑菌剂与防腐剂相混淆,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恐慌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