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防腐剂”添加之由:染菌风险与用药安全
生长激素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人体自身分泌的生长激素在骨骼生长、成长发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临床应用的重组人生长激素具有同样的作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药液潜在的染菌风险。
生长激素是一种处方药,因此用药量因人而异,单支药液开封后,一次使用不完分多次使用是不可避免的。生长激素的生产过程复杂且精细,对环境的无菌要求极高。然而,在药物开封后的储存及患者使用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外界细菌的侵扰。一旦生长激素受到污染,可能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健康风险。
体外实验表明,未添加抑菌剂的药液在启封之后不到一天就会出现严重的细菌污染。另外,未添加抑菌剂的药物多次反复注射也会增加细菌侵入血液循环的风险。有研究统计,血源性细菌感染导致的死亡率高达27.85%。因此,添加抑菌剂成为了防止细菌污染、保障生长激素用药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在生长激素制剂中,常见的抑菌成分有苯酚、间甲酚等。这些抑菌成分经过长期的临床验证和实践考验,被认为是安全、有效的。以苯酚为例,它由德国化学家龙格于1834年发现,作为抑菌剂到现在已经成功应用超过50年,完全符合国际上对抑菌剂的严格要求。微量苯酚在体内不会产生蓄积,通常在体内代谢为苯基葡萄糖醛酸化物和硫酸苯酯后,随尿液排出,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在生长激素的生产过程中,制药企业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对抑菌剂的种类、含量以及添加方式等进行严格筛选和验证。只有经过科学评估和临床验证的抑菌剂,才能被用于生长激素制剂的生产中。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对患者用药安全的高度重视,也是基于大量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的总结,因此,市面上可见到的生长激素,其抑菌剂的添加都是合理合规且安全有效的。
总之,生长激素中添加抑菌剂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防线。它不仅体现了医药领域对安全、有效、高质量药品的不懈追求,更为患者在使用生长激素时提供了更加放心和安心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