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用药安全需帮手 “防腐剂”的添加必不可少
如何科学地帮助孩子长高?调整饮食结构、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等,都有利于孩子生长发育。除上述方式外,存在病理性矮小问题的患儿,还需医学干预。如果儿童身高显著低于同龄儿或生长速度过慢,应引起家长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部分患儿可根据实际情况,遵循医嘱注射生长激素。
生长激素的治疗期相对较长,家长也多会关注用药安全问题。考虑到生长激素使用与储存时的细菌滋生,生长激素中合规添加了适量的抑菌剂,从而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有研究显示,不含抑菌剂的注射液,开封5小时后,细菌检测阳性率达28%,6小时后可达到40%,7小时后可达到62%。添加一定量的抑菌剂,可有效减缓细菌滋生的速度,降低药物储存与操作时细菌的污染,保证生长激素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不添加抑菌剂的生长激素第二天继续使用时,则意味着将含有大量细菌的药液注射到身体中,患者将面临一定的健康风险,轻微症状可能会表现为局部感染、肿痛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血源性细菌感染。有研究统计,血源性细菌感染导致的死亡率高达27.85%。为了孩子的安全考虑,抑菌剂的添加必不可少。
正在接受或曾接受过生长激素治疗的患者可以发现,受生长激素用药特点的限制,其产品的包装规格较为有限,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病因的患者,所需剂量却各不相同,且还需随着自身情况的变化,不定期调整用药量。因此,单支药液存在剩余不可避免,为了不浪费药液,选择添加抑菌剂的生长激素更加安全。此外,抑菌剂不仅添加于生长激素中,大家非常熟悉的胰岛素中也添加了适量抑菌剂用以减少药品污染,促红素、促卵泡素、部分抗毒血清中也都添加了适量抑菌剂,出发点都是基于用药安全。
相比于关注抑菌剂的添加,家长可将重点放在不同产品疗效上的差别。比活性是指单位毫克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单位,其不仅可以反映产品生产工艺的稳定情况,而且可以比较不同表达体系、不同生产厂家生产同一产品的质量情况。选择一款比活性更高的产品,一般来说治疗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