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正文

生长激素不得不加“防腐剂”的原因揭秘 用药安全的好帮手

时间:2024-06-07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身高越来越重视。个子矮小不仅使人苦恼,易产生自卑心理,还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及未来发展。有时矮小还与一些疾病有关,因此,身高及生长速率应该作为儿童健康的重要衡量指标。

生长激素是治疗多种矮小类疾病的有效药物,其适应症包括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小于胎龄儿等。由于生长激素是一种注射类药物,考虑到开封后可能存在的染菌风险,市面上的生长激素水剂中几乎都添加了微量的抑菌剂。

 

若不添加抑菌剂,开封后生长激素水剂的染菌风险究竟有多严重?可以参考一些研究数据。有研究表明,未做抑菌处理的蛋白类药品,放置7小时后污染率可高达62%。体外实验表明,未添加抑菌剂的药液在启封之后不到一天就会出现严重的细菌污染。另外,未添加抑菌剂的药物多次反复注射也会增加细菌侵入血液循环的风险。

而生长激素的皮下注射方式决定了一旦药物被细菌污染,则很大几率会造成局部感染,甚至随血液流通至全身其他器官,造成死亡率极高的败血病。有研究统计,血源性细菌感染导致的死亡率高达27.85%。这时,抑菌剂的添加,就可充分预防细菌污染药物,有效保障用药安全。所以,药品的安全使用离不开抑菌剂的参与,而合理剂量添加抑菌成分,也是安全可靠的。

了解了生长激素不得不添加抑菌剂的原因所在,那么抑菌剂本身的安全性如何?市面上的生长激素大多添加微量苯酚作为抑菌成分,欧洲化学品管理局发布的苯酚风险评估报告总结了苯酚生物蓄积性极低。药用辅料手册(第四版)有表述称,微量苯酚通常不会在体内蓄积,通常代谢为苯基葡萄糖醛酸化物和硫酸苯酯后,随尿液排出。研究表明,注射苯酚在高达7.5mg/ml的时候并不会导致组织损伤;动物实验表明,更高浓度的注射苯酚剂量也没有在大鼠中观察到不良反应。 

要知道,生长激素中添加的苯酚含量,仅为实验数据的几百分之一。因此,上述研究说明,生长激素中添加的更低剂量的苯酚在注射用药中并不会导致安全问题。与此同时,添加抑菌剂是注射类药物的常见现象,大家熟知的胰岛素以及抗毒血清(珊瑚蛇、黑寡妇蜘蛛等)、鲑鱼降钙素、促红素、促卵泡素等药物中也都有添加。